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人物特写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不要认为古人只会科举,他们参加的“艺考”不比现代人少丨豫记

    信息发布者:孙岗村
    2018-03-23 07:45:50   转载

    不要认为古人只会科举,他们参加的“艺考”不比现代人少丨豫记

    原创 2018-03-21 初白 豫记

    很多人心里,艺考是一条上大学的捷径,随着时代的发展,表演、空乘之类的专业也被纳入到艺考的门类里。其实,艺考并非现代人的专利,古代也有很多莘莘学子选择了“艺考”这条路。与现代不同,在古人看来,除了音乐、美术、书法是艺考以外,医学和法学也是“单招”项目。由此,还产生了一些“专科学校”。

     




    初白 | 文

    豫记微信号:hnyuji

     

    艺考不是现代人的权利,古人早就趟出了n条艺考之路

     

    每年腊月到次年三月,“艺考”便成为美术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。有关艺考的各种新闻也是层出不穷,比如,有一个河北姑娘为了艺考狂甩60斤,可以说非常励志了。

     

    姑娘要考的专业是播音主持,形象的确很重要。

     

    这些年艺考很火热,毕竟用一个相对较低的分数上好大学,还是很有吸引力的。与此同时,在体音美之外,艺考也涌现出了很多五花八门的专业。上戏甚至出了一个木偶表演专业。

     

    其实,艺考也不是现代人搞出来的。古人也有艺考,甚至有专门的艺术学校。说艺考之前,先科普一下古人的考试规则。




    隋炀帝开创科举制以前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阶级是固化的。汉朝开始提拔民间人才,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,说白了就是推荐制度,德行好的才能被推荐。

     

    魏文帝时,陈群创立九品中正,由特定官员,按出身、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,分为九品录用。这比“推荐制度”进步许多,有不少平民子弟得到了重用。比如南阳小伙儿邓艾。

     

    但是,魏晋时代,世族势力太强大,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,以至于后来考核的标准仅限于门第出身。阶层又固化了。

     

    直到科举出现,这才算是出现了比较公平的考试制度,“读书—考科举—做官”成了古人的理想模式。但是,科举的录取比例是有限的。

     

    大唐289年的历史里,开科取士268次,一共录取过7748位进士,平均下来一榜也只28个。太少了,这比考清华都难。




    宋朝的皇帝们有意提高录取比例,宋仁宗时期,一榜能录到300多。即便这样,考上科举的人已然是凤毛麟角。

     

    人类的想法都是类似的,技术宅能拯救世界。不想寒窗苦读的古人,也淌出了很多条特长生之路。


     

    洛阳不愧是十三朝古都,中国最早的专科大学都在那里

     

    生活在洛阳涧西的盆友应该都知道,离西苑桥不远有一条小路叫“鸿都路”。鸿都二字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的鸿都门学。

     

    鸿都门学是中国最早的专科大学,而且也是世界上创立最早的文艺专科大学,它成立于灵帝光和元年(178年)的那个早春二月,专门招收被士族看不起的、社会地位不高的平民子弟。

     

    由于汉灵帝本人酷爱辞、赋、书、画,鸿都门学开设了辞赋、小说、尺牍、字画等课程,就是要跟太学对着干,就是不学儒家经典。




    这节奏大概相当于现在的编导专业、书法专业和国画专业。学好专业课就得了,文化课啥的都是浮云。

     

    鸿都门学的出现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,它打破了汉代“独尊儒术”的思想禁锢,让平民子弟受到了艺术的熏陶,甚至为后来特别是唐代的科举和设立各种专科学校开辟了道路。

     

    鸿都门学出来的人,史书上都没有立传,能查到的人名不多,有事迹的人物更少,稍微有点名气的估计就这三个:梁鹄、郤俭、乐松。

     

    梁鹄的八分书天下第一,曹操也是他的粉丝。

     

    鸿都门学存在的时间不长,它随着汉王朝的衰亡而结束,不过,艺术生们并没有就此终止艺术之路。在文学艺术大繁荣的隋唐和两宋,艺术学校又一次“卷土重来”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在皇帝亲自担任院长的艺术学院就读是什么体验?

     

    唐玄宗将擅长文词之朝臣入居翰林,起草诏制,翰林院因此逐渐演变为草拟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,任职者称翰林待诏。




    其课程设计,《石经》三体3年;《说文》2年;《字体》1年;每日书写一幅。除研读书法之外,还要读《国语》《三苍》《尔雅》等书。学习期限9年,学生毕业后,可以通过科举步入仕途。

     

    这时的翰林院,大概相当于“专业写作人才培训基地”,或者干脆叫“作家班”。李白就当过翰林待诏,其间他还写过很有名的几句话,比如“云想衣裳花想容”,惹得杨贵妃不高兴,被赐金放还了。

     

    到了宋代,文士的地位进一步提高,“文艺事逼”宋徽宗建立了画院制度,并且亲自担任画院院长、画院教材主编。

     

    如今我们的国家珍宝《清明上河图》《千里江山图卷》皆是出于这一时期。其授意编辑整理的《宣和画谱》《宣和书谱》更为我国艺术遗产保护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。

     



    有这样高段位的院长,画院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进的,只有考试合格的画家才能成为翰林图画院的成员。

     

    据说每次的考试题目都是由徽宗他老人家亲自出的,十分烧脑,比如有一年的题目是画“深山藏古寺”。这个题目要画好并不容易,画中的古寺要“藏”起来,又要让人觉得它是存在的。

     

    有的考生在山腰画座古庙,半遮半露,总算有“藏”的意思,有的在丛林深处画座古庙,有的只画出庙的一角或一段残垣断壁。当然这些都不能入徽宗的法眼。

     

    据说那一年夺魁的作品是这样的:画卷上根本没有画庙,只画了一个挑水的老和尚。




    就这么一个挑水的和尚,就把题目表现得透彻极了,和尚挑水,当然是用来烧茶煮饭,洗衣浆衫,这就叫人想到附近一定有庙;和尚年迈,还得自己来挑水,可以想象到那庙是座破败的古庙了。

     

    这幅画比起那些画庙的一角或庙的一段墙垣的,更切合“深山藏古寺”的题意。不但表现出了“藏”,还表现出了“古”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从古到今的医学生都是最苦逼的

     

    除了美术、书法这些专业,还有一些特殊的专业在古人看来也是“特招”,比如法律和医学。

     

    先说法律专业,古人的叫法是“律学”。

     

    最早提出要开设此专业的人是南齐掌管刑狱的廷尉孔稚圭,他给齐武帝上书,要求在国立大学里开设律学专业,律学毕业的学生,还得有一个大考,成绩优秀的可以当官。

     

    他的建议虽被采纳,但并未实行。不过,孔稚圭的建议可以看做律学专业的先声。

     

    后来到了唐朝,唐高宗终于在国子监开设了律学专业,从此律学才得到稳定的发展。唐末,国子监已经拥有了3位律学博士,助教1人,学生50人。

     

    注意,这个“博士”不是学位,而是官名,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、从事教授生徒的人是博士。




    学生多来自社会中下层,即便是官二代,也是八九品的芝麻小官。学生在校主要学习律令,兼习格式、法令,学制 6年。

     

    其间有各种考试,考试通过才能毕业。那时候不是有科举了嘛,律学毕业的学生,也得走科举选拔,才能得到做官的资格。包分配这事儿不存在了。

     

    还有一种情况比较悲催,如果有人连续6年还毕不了业……不好意思,开除。

     

    还有医学生,古代也划归到特长生里。医学生从古到今都比较苦逼,学制长、学得多。现在大本读5年,本硕连读也得七八年。

     

    唐朝那会,体疗(相当于内科)专业学制最长,要读7年;疮肿科(外科)与少小科(儿科)时间稍短,学习5年;耳目口齿科与角法科(理疗科)最好学,两年可以出师。

     

    此外,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二级学科,叫“咒禁科”,可以理解为心理疗法。




    “药王”孙思邈对咒禁的态度是:这东西神神叨叨的,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理,但是经过我的尝试,有的确实有用,要是不记录下来,就损失了一些资源。

     

    医学生的考试制度极为严格,每月终由本科博士考,每季由太医令丞考,每年终由太常丞总试。学习期满并通过毕业考试的学生,待遇与国子监所辖学生相同。

     

    值得一提的是,医学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形成学校系统的专科学校。在普及医药卫生知识,促进医药事业的发展方面,起了重大作用。中国许多医药学名著和传统医药成果,流传国外,至今仍在世界上享有盛誉。

    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